八卦掌起源于北京。是在清朝晚年由河北文安县朱家坞的董海川(1799-1882)从肃王府传出,属清廷宫内的上乘武功,深受广大武术爱好者推崇和喜爱,是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的奇葩。
董海川先师生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十月十三日,卒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十月二十五日,享年八十三岁。葬于北京东直门外小牛坊村红桥大道旁,第二年(1883年)由董海川的众弟子在先师墓地处立碑以示纪念。据了解董海川先师原墓址在现在的柳芳南里小区西北处,现属香河园办事处辖区。1981年被迁至京西万安公墓。
八卦掌发展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其传承完整,脉络清晰。1982年北京八卦掌研究会成立。发展至今,有会员800余人。爱好者更是遍布大江南北、世界各地。为了使后人能够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八卦掌的丰富文化内涵及历史渊源;使八卦掌这一优秀的武术拳种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使八卦掌后人更好的纪念和缅怀祖师创、传其拳种的功绩;使八卦掌的文化遗产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在奥组委提出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指导下,在董祖师诞辰208周年之际,经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批准、朝阳区政府香河园办事处同意,我们拟在董祖师的原墓地遗址为董祖师塑像,以供后人缅怀瞻仰。其意义有以下几点:
(一) 合理保护,科学利用:
八卦掌以活态的艺术形式,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和发展,流传至今。八卦掌是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的奇葩,应注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董祖师一生清贫,没有豪宅大院,长眠的栖身之地是后人祭拜之处。由于历史原因墓地被迁。为了使这段历史不被遗忘,通过城市雕塑的形式使八卦掌的静态文化得以保留。
(二) 拜师祭祖,追本溯源:
中国人自古就有“宗师情节”,各行各业都要推举出个祖师来,如“恬笔伦纸”、“刑夷造墨”等。近年来在新郑举行的祭祖大典,也受到海内外华人的高度关注。为祖师爷塑像,表达了对董祖师开宗立派的崇高敬意;也表达了八卦掌各支系同祖、同宗、同根源,同为一家人的团结景象。
(三) 人文奥运,尚武精神:
北京奥组委提出了"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主题。“人文奥运”的根本思想就是“以人为本”,通过开展体育竞技活动来提高人的身体健康素质和精神文化素质,这与顾拜旦提出的“体育为大众”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五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浩瀚的民族体育文化。八卦掌作为一种"道"的载体,承载和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思想政治、人文伦常、兵备武略等几乎所有传统文化因素,所以奥运会期间为董祖师塑像不但响应了奥组委体出的“人文奥运”主题,同时也为八卦掌的宣传和推广作出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 团结同仁,振兴武林:
八卦掌经历了150多年的风雨历程,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得以发扬光大。此次为董祖师塑像,是在追本溯源的前提下,团结更多的武林同仁。增加八卦掌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八卦掌的健康发展和更好的推广打下基础。使武术百花园中的这朵奇葩更加艳丽夺目,为当代武林的发展推波助澜。
因此,现向海内外的八卦掌爱好者及武林界同仁、社团组织,筹集塑像资金,为祖师爷重塑“金身”,具体内容如下:
1. 董祖师塑像的整体风格反映了八卦掌的文化内涵、运动特点和组成元素;
2. 为董祖师塑像筹集资金活动由北京市武协八卦掌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组织执行;
3. 研究会专门成立董祖师塑像活动筹备委员会(以下简称:筹委会),筹委会设主任(一名)、常务副主任(一名)、委员(九名),下设秘书处、财务处;
4. 筹委会专门为此次活动设立帐号,由3名财务负责人监管;捐款组织和个人可通过转帐、汇款的方式,将资金汇寄到筹委会指定的账号上。同时要向筹委会提供汇款凭证或转账单据的复印件,以便筹委会财务负责人及时查收;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