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趟由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的徒弟梁振甫所传授的老八掌,是八卦掌入门的基本掌法之一。它是在掌握定势八掌(内功八掌)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第二套掌法。
它包括有单换掌,盖手掌,背身掌,顺势掌,披身掌、顺步掌,揉身掌,平穿掌这八个最基本的掌法。要练出推托带领,穿闪截拦,搬扣劈进,沾连粘随,缠裹刁钻,拧旋走转,滚钻争裹,奇正相生的劲力来。由于掌是在不断地走转中变换招式,动作比较复杂,初学者要从最基本的掌式练起,以逐步熟悉和掌握八卦掌的技术要领和风格特点。老八掌以操练基本手法、身法、腿法和最基本的劲力和劲力转换为主,适合初学者练习。
操练老八掌不可急于求成,要按三步功循序渐进,才能事半功倍。所谓三步功,·就是首先要着重注意身形的规范、手法的变化和步法的转换,端正架势,周身放松,不要急于发劲和技击。第二步要做到
动作沉稳,劲力绵、长、沉。劲要慢慢往里找,做到劲不外露。第三步要做到势势相承,全身动作协调,劲力沉稳连贯,神、气、,意,力一气贯通,做到四形俱备:形如游龙,视如猿守,桩若虎踞,翻如鹰盘。
《八掌行气功力诀》
气出于中焦,总统于肺,上至头顶落鼻。下行入丹田,归气海。丹田要抱,出手似爪,里要裹,外要开,上要穿,下要立,为四正刚力也。里要合,外要拔,上要钻,下要拦,为四偶柔力也。拧钻争裹,缧旋粘进,奇正相生。以意领气,以气催力,劲力互换,无端无瑞。园活周流,沉、绵、长,如江河之浪涛,乍起即落,落者即起,后浪推前浪以示无终,而无坚不摧。换掌以走四门为母,生出八路翻身,以道八卦。
《老八掌体用诀》
八掌体用妙无边,内外双修意成仙。舌舐上颚气沉丹,悬顶吊裆步法先。沉肩坠肘伸前掌,五行四梢要周全。六合归一真根本,阴阳两法总相连。乾出巽进离与坎,艮往坤来震兑同。八门反正直斜走,横冲竖撞任纵横。掌法九宫步下取,左右转身变化精。臂肩要分三节用,身法不仃四梢匀。步走园圈分八字,眼随身手一团神。
一势单鞭不为奇, 左右循环乃为宜。
刁缠争裹旋拧意, 抽身倒步自合机。
二势盖掌迎面扑, 三环套月走自如。
阴撩阳穿背长力, 开关入门掌前伸。
三势背身是团撞, 两手变化逞刚强。
单掳领塌随意走, 抽身长手不需忙。
四势顺势是化影, 脱身倒步侧身灵。
丹凤展翅欲朝阳, 四龙分水逞豪强。
五势披掌走自由, 两手变化内中求。
反正左右斜背面, 不扣步兮莫回头。
六势顺步走双捋, 千斤坠地变化多。
顺水推舟还彼身, 阴阳掌飞势难躲。
七势揉身变化精, 滚钻争裹随步行。
五龙缠身掌阴阳, 双膀伸满是真情。
八势平穿是面迎, 两手变化随步行。
一手分为八手使, 走如风兮站如钉。
八势八母总由转, 以掌为母悟刀枪。
老八掌的基本步法说明;
趟泥步:是绕圆走转的步法。取屈膝半蹲姿势,迈步走圈时,里脚直(靠近圈心的脚尖朝前),外脚扣(外脚脚尖斜向圈内),两脚平起平落,磨膝趟胫。落步若趟泥,迈步形如剪,走起来稳如坐车一般,重心不可上下起伏。
掰步:为转身的步法。一腿支撑,另一腿大腿外旋,,脚尖外撇。掰步分小掰和大掰。外撇脚与支撑脚成丁字形为小掰步(图2),外撇脚与支撑脚成八字形(图2)或两脚平行(图3)为大掰步。
扣步:为转身的步法。一腿支撑,另一腿大腿内旋,脚内扣。扣步也分小扣和大扣。内扣脚与支撑脚成丁字形为小扣步(图④),内扣脚与支撑脚成一字形(图⑤)或两脚平行(图⑥)为大扣步。
掰扣步的幅度越大,身体转动的角度就越大。
左手,左脚运动路线为虚线,右手,右脚运动路线为实线。 人头上方带箭头的符号表示身体转动的方向,箭头所指方向为动作完成时的面向。 预备式: 1、沿着圆圈北端并步站立,面向东方,两眼平视前方。 (图1) 要点:头上顶,颈竖直,周身放松,舌顶上腭,调整呼吸至心平气和。
起式: 1、右腿屈膝半蹲,左脚向前迈进一步;同时两手由下向左前斜上方外旋伸出,手心向上成仰掌,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两肘尖对地屈肘臂成弧形,眼平视左掌。 (图2) 要点;松肩、松腰、松胯,两腿力量左三右七,左掌高不过眉,右掌在左臂肘下距离约三、四寸。 2、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坐胯转腰,面向圈心,右掌自左臂外侧向前伸出,两臂内旋经头上向圈心划弧,两掌同时翻塌,掌心对圈心;右掌在前,左掌在右肘下,眼随视右掌。 (图3) 要点;拧腰松肩,两肘里裹,两掌要撑,掌根要塌,指要立,虎口要圆撑。 3、接上动迈步绕圆转行,姿势如图3。 要点;按趟泥步要求做。
一、单换掌 1、转一圈(一般为八步)至起式处成右脚在时,左脚前进一步(大扣步),向右后转身面向西,右脚向前迈进半步,同时回收右肩外旋小臂使手心向上,臂微屈压肘,左掌不变,略向前推沉。 (图4) 要点;转身时,要先转胯转腰(所有转身皆要求如此,不再赘述);压肘时要收肩沉腰,旋拧时劲在小臂,劲力要缠,绵、沉。 2、左脚向前迈进一步,同时右臂内旋翻掌拧拿向腰间带掳,左掌四指并拢,拇指回扣,沿右小臂下向前拧穿成横立掌,眼视左掌前。 (图5) 要点:拧带和穿掌劲力在腰肘,两掌同时发劲,前后相争,掌步要相合。
3、向左坐胯转腰,面向圈心,左掌不停,小臂内旋经额前上方向左后划弧,翻塌掌心向圈心,小臂微屈,右掌经左肋下向圈心推出置左肘下,眼通过左掌虎口平视前方。 (图6) 要点:同图3。
4、由图⑥开始绕圈转行一周,至起式处再走左式单换掌,变成右式推磨掌,动作与图3,4,5,6相同,唯方向和左右相反。
二、盖手掌
1、以右式推磨掌式再绕圈转行一周至起式处成右脚在前时,左脚向前迈进一步,右腿屈膝抬起,右脚绷平稍内翻向前蹴点;同时左掌向腰际盖压,掌心向下,右掌在胸前向上向下、向后向上划一立圆,再由胸前向前盖出,眼随视右掌前方。 要点:动作要连贯,右脚的蹴点和右掌的盖出要一致,重心要稳,身形要正,劲在腰背胯。
2、右脚小腿迅速收回,向身后落步,两膝微屈,转胯转腰,面向圈心;同时右肘下沉外旋小臂,两臂向下,两掌心向内经腹前交叉,再向两侧撩出,掌心向后,眼视右掌。 要点:收腿先收小腿,要转腰胯再向后落步,步到掌到,撩掌时不可耸肩缩脖。
3、掰右步,左脚向前迈进半步(大扣步),转身面向西,同时右掌外旋翻掌拧拿向腰间带掳,左掌收经左腰间,沿右小臂下向前穿出,眼视左掌。 要点:掰步、扣步幅度尽量要大,要坐胯拧腰,带掳穿掌时掌步要相合,两手要有争劲。
4、掰右步,向右后转身,再进扣左步(大扣),同时左掌变横掌使掌心向前,
|